
内容简介

这本散文集是在见证一个过程,作者不断将物质化、大众化的虚构“自我”蜕变成他者,在冷峻的审视到扬弃直至重建的艰难过程中,标示出人生的向度和心灵的力量。这种自我修习因其持久的耐心和虔敬而获得了朝圣者的坚实信念。当一些文字浮上水面,喧晔躁动,这本书的重量和密度却让它下潜。因此,阅读这本散文集也是考验,难度不仅在理解文字的深度上,还有由文本引发的对比及直面自我的勇气。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在别人的下午里
内容简介
这本散文集是在见证一个过程,作者不断将物质化、大众化的虚构“自我”蜕变成他者,在冷峻的审视到扬弃直至重建的艰难过程中,标示出人生的向度和心灵的力量。这种自我修习因其持久的耐心和虔敬而获得了朝圣者的坚实信念。当一些文字浮上水面,喧晔躁动,这本书的重量和密度却让它下潜。因此,阅读这本散文集也是考验,难度不仅在理解文字的深度上,还有由文本引发的对比及直面自我的勇气。
认识和不认识
认识过的人,有些终生难忘。难忘也许够了,就如一个戛然而止的故事,没有必要让琐碎的、庸常的过程来折磨人的耐心和态度――人普遍没有这方面的准备。与一个人交往,梦幻和想象是没有用的,那里只适合生长实物;情感的梦幻色彩也大多停留在开始时。
阅读刚好相对。深夜的一盏灯下,我通常会在阅读深处找到现实之外的某些线索:一种陌生的想象方式或精神体验;一种手段开发出来的事物,用另一种手段再开发……随着那些线索,似乎可以找到任何想通往的路径,而这类闪烁的荒谬的梦幻图景我不会轻易去命名,越追求,色彩越丰富。“昔者庄周梦为蝴蝶”,这个两千多年前的人伦制度外的意象,既是格里高尔式的物化,也是普鲁斯特式的自我追寻,在虚幻与真实之间,一只蝴蝶的意义是没有止境的精神追求形态。
阅读是一个人灵魂认知的启蒙,也是辅助一个人成就他自己的独特一生的途径之一,这种方式的*后途径必然要跟宗教起来――那是一种灵魂涅?的境界,就像庄子提出的那只蝴蝶。阅读并不能普度众生,但它能带你踏上“去大马士革之路”,这中间的因缘,因人而异。
阅读让我“认识”一些超越现实的人事,那是无法随意简单化的产物,并且烙着个体的印记。阅读*了不起的地方,是我能感受到不属于自己肺活量的呼吸,和超越自身灵魂的存在方式。写作时,这种体会的机会更多,更显著。美国诗人奈莫洛夫说:世界充满了*难以看见的事物/没一点办法,只有把思想的眼睛/或鼻子,放到一本书中,去发现它们。阅读和写作相仿,它们是一幢建筑的两个相连的负重体(比如地基和墙体的关系),都是阅读者或写作者
......